游天木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
7月17日,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5年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工作会在李庄镇拉开帷幕。来自宜宾市各区县和翠屏区各镇、街道农业系统的技术骨干代表,通过现场观摩与专家授课相结合的方式,为翠屏区2025年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筑牢技术根基。
在李庄镇“田之星”千亩水稻单产提升示范基地,绿油油的稻田如画卷铺展,智能化施肥无人机正有序作业。参会人员沿着田埂实地观摩,紧凑合理的水稻行距株距、科学设置的病虫防控设施吸引众人驻足。专家下到田头观察水稻抽穗扬花情况,与农技人员就水稻生产中肥药使用、水分管理、机械作业以及再生稻蓄留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交流。
宜宾市翠屏区的稻田。(游天木 摄)
“这片示范田采用2023年入选国家超级稻的水稻良种——品香优秱珍,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措施,预计头季稻产量800公斤左右,再生稻产量300公斤左右,两季达到‘吨粮田’水平。”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家豪介绍道。
培训会上,农业农村部科技包县专家团带来了一场“科技盛宴”。来自四川农业大学、中国水稻研究所、四川省农科院的四位专家结合翠屏实际,对农田资源保护利用技术、系列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特性、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、“吨粮田建设”实战经验等内容进行授课。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频频点头,参会人员笔记本上记满了“底肥一道清”“机插秧育苗”“浅水促蘖”等技术要点。
宜宾市翠屏区的稻田。(游天木 摄)
“翠屏区‘田之星’水稻示范基地的种植情况在全省范围内位于前列。”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徐富贤研究员谈到参观感想时说,当前田间高产基础已经建立,下一步要继续做好科学施肥、高温防护、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,为中稻—再生稻的产量提供技术保障。
据了解,宜宾市翠屏区作为2025年全国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,今年整合相关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投入水稻生产,夯实良田基础,强化良种支撑,提升良机效能,完善良法配套。下一步,宜宾市翠屏区将紧紧围绕“四良”融合加快关键措施落实落地,确保完成全区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任务。
专家下到田头观察水稻抽穗扬花情况。(游天木 摄)
源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